|
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 233-2002
前言 1范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 3.定義. 4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 5實驗室的分類、分級及適用范圍 6一般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基本要求 7實驗脊椎動物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 8生物危險標志及使用 9新建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驗收和現有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檢測 10現用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使用和維護 附錄A(規范性附錄)安 全操作規程 12 附錄B(規范性附錄)1級生物安全柜的現場檢測. 附錄C(資料性附錄)各國的微生物與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適用級別表 前言 本標準是根據我國當前建設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迫切需要,結合國內最新研究成果和吸取國外先進經驗編制的。通過使用本標準,實現統一全國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的通用生物安全標準要求,同時適應我國生物安全事業及科技進步的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起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參加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秋娣、徐立大、蔣巖、顏巖、邵強。 本標準由中國衛生經濟學會醫療衛生建筑專業委員會及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提出并解釋。 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實驗室的分級。各級實驗室的基本要求。本標準為最低要求。 本標準道用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保健、科研機構。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14925- -2001 實驗動物環境 及沒施 GB/T 16803-1997 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術語 GB 50073- -200潔凈廠 房設計規范 JGJ 71-1990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os 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索時,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使用個體防護裝置、嚴格遵從標準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規程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其污染。 3.2 微生物危害評估 hazard assessment for microbes 對實驗微生物和毒素可能給人或環境帶來的危害所進行的評估。 3.3 氣溶膠aerosol 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粒徑一般為0.001pm~1000pm的固體.液體微小粒子形成的膠溶狀態分散體系。 3.4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 處理危險性微生物時所用的箱形空氣凈化安全裝置。 3.5 I級生物安全柜class I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裝置一個高效空氣過濾器對排氣進行凈化.工作時柜正面玻璃推拉窗打開一半,上部為觀察窗,下部為操作窗口。外部空氣由操作窗口吸進,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狀態時保證工作人員不受侵害,但不保證實驗對象不受污染。 3.6 I級生物安全柜class I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裝置--個高效空氣過濾器對排氣進行凈化,工作空間為經高效過濾器凈化的無渦流的單向流空氣。工作時正面玻璃推拉窗打開一半,上部為觀察窗,下部為操作窗口。外部空氣由操作窗口吸進,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工作狀態下遵守操作規程時既保證工作人員不受侵害,也保證實驗對象不受污染。 3.7 I級生物安全柜class 1 biosafety cabinet 至少裝置一個高效空氣過濾器對排氣進行凈化.工作空間為經高效過濾器凈化的無渦流的單向流空氣。正面上部為觀察窗,下部為手套箱式操作口。箱內對外界保持負壓?纱_保人體與柜內物品完全隔絕。 3.8 物理抑制設備physical containment device 用物理或機械方法防止致病微生物選出的設備。 3.9 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在額定風量下,對粒徑大于等于0.3 pm的粒子抽集效率在99. 97%以上及氣流阻力在245 Pa以下的空氣過濾器。 3. 10 相對壓強relative pressure 絕對壓強減去大氣壓強之值。 4.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 ...詳見附件 |